時間:2018-07-31 16:34 分類:狗年起名 作者:沈小蒓 咨詢大師
寶寶的降生對于每個家庭來說,是難以用語言表達這份喜悅的心情。并且希望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予孩子最好的,如:在給寶寶起名字之時也會了解其中的起名禁忌,從而賦予寶寶一個吉祥好名!
一、狗年起名禁忌:
1、從命理分析:
戌年出生的寶寶,其性剛直,重義理與信義勵業(yè),富有引人之魅力,但易多變,虛榮心強、苦勞性、不堅實。對于寶寶名字的挑選,因矯正其虛榮心、苦勞性、不堅實等命理的發(fā)展,自然獲得良運遁來。如查找?guī)в斜容^大氣、穩(wěn)重、善良、勤懇的漢字取名,例如“禹、秉、語、姍”。
2、從季節(jié)分析:
狗年任何一個季節(jié)出生的人都會生活順利,一生中不會缺少生活必需品。屬狗人有“憤世嫉俗”的美名,但屬狗人的性格又有很固執(zhí)的一面。因此,在給狗寶寶起名字之時,應盡量避免比較剛硬字眼的字取名。
3、生肖忌用字形分析:
對于生肖屬狗的寶寶來說如何起名,家長們在借鑒生肖喜用字形的同時,肯定有了解過生肖忌用字的分析,因此,小編就簡要的歸納一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①忌用“日、田”字形:因為狗狗喜在田間玩耍,喜歡踐踏五谷,有浪費、不惜福之義。并且狗狗看到太陽出來也要亂叫兩聲,意指愛管閑事。
②忌用“未、羊、丑、牛”字形:因為狗為戌,天羅地網,辰戌丑未最好不宜見到,容易有破綻,不利發(fā)展。
③忌“雞”之字形:古人云:“金雞遇犬淚雙流”,所以狗年寶寶起名不宜見到有雞之字形,不利發(fā)展。
小編寄語:當不確定寶寶名字是否是一個吉祥好名之時,可以通過起名網智能測名系統進行免費的一次,從而了解到名字的吉兇與否、高分與否等情況。
當然,除了以上小編整理的最新起名禁忌外,其實還有很多禁忌。如:
1、忌讀音不雅:
名字是用來叫換的,讀音是否好聽,對寶寶的影響也十分重要,因此起名時如果諧音運用得巧妙,會使人感到含蓄,不落俗套。而像范桐(飯桶)、胡麗晶(狐貍精)之類諧音則顯得不美。因此,在給寶寶起名之時需要忌不雅的讀音。
2、忌男女不分:
自古男女有別,姓名學上有相應區(qū)分,并且自古以來人們起名的俗和方法。男女名字的主要區(qū)別,總的說來是:男名具有陽剛之氣,女名則重陰柔之美。當給狗年女寶寶起陽剛霸氣的名字時,不利于寶寶性格上的培養(yǎng)。
二、適合狗年寶寶起名的用字參考:
(01)、雪 哲 惠 綺 宙 洪
(02)、懷 金 友 昴 完 鋒
(03)、圣 濤 揚 彩 任 竹
(04)、劍 山 伯 繚 順 榮
(05)、定 彪 佛 奎 馬 保
(06)、世 道 苗 意 剛 思
(07)、林 仕 心 步 建 冠
(08)、卓 騫 宇 明 彬 文
(09)、鵬 慷 愧 誠 倫 運
(10)、祥 約 暢 松 小 禮
(11)、冬 經 寓 紹 博 承
(12)、啟 惟 塵 云 冰 盧
(13)、鳴 衣 信 仁 錦 興
(14)、斌 駐 伸 茗 勤 慨
(15)、向 形 雄 城 彤 何
(16)、恒 鉚 凌 風 兆 月
(17)、寐 紛 克 高 駱 悟
(18)、賓 寥 潔 潤 賢 尚
(19)、南 佩 宜 喜 純 少
(20)、崴 武 國 利 若 廉
很多人認為起一個名字只是三個字而已,怎么要這么貴,起一個名字花這么多錢值不值?起一個吉祥好名字不是簡單的給你三個字,是通過對生辰、姓名學,生肖,星座、音形義等復雜的分析,反復篩選,綜合平衡的過程,方案包括生辰分析,生肖解析,詩詞起名、音形義、姓名心理學分析,適合用什么字,名字的具體含義解釋,整套起名方案近二十頁,字字斟酌,句句揣摩,只為讓您收到一份滿意的結果!
起名是一門手藝活。文學素養(yǎng)及功底,決定名字的格調與意蘊;八字命理、五行格局等能量學分析,助益孩子的運勢與福分。周易起名是通過寶寶的生辰八字,并以五行以及周易卦象為參考依據進行取名,同時又符合現代審美藝術,揚長避短,陰陽平衡,從而起到輔助人生運勢的作用。而傳統周易命理、數理,需要有專業(yè)的知識,難以掌握。一個真正符合命理數理的好名字,能夠讓人因名而貴、名揚天下。因此,起一個好名字,并不簡單,也并非投機取巧。而有些名字,注定無可復制,只屬于一個特定的人。
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為孩子取一雅名,并以名字所蘊訓勉之意,對其進行品性熏陶,非常有教育意義。我致力于在音形義俱佳的基礎上,結合國學、詩詞等傳統文化,賦予名字更豐富的文化內涵,更雋永吉利的寓意,給予名主更好的激勵和能量。古今融合,科學起名。用心起好名,好運伴一生。
陳清泓,陳大師,擅長寶寶起名、周易測名、命理咨詢等。酷愛易學數理、八字命理、佛、道學說,精研《三命匯通》、《淵海子平》、《滴天隨》等易學古籍,長于傳統國學文化,開創(chuàng)一套以象法為主的命名體系,已為數萬名客戶服務,均獲得一致好評。曾有多篇研究成果發(fā)表于《中華易學》,多次受邀參加北京易學文化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