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0-30 10:34 分類:公司名稱 作者:春日吟 咨詢大師
公司名字的作用主要有兩點:1、為公司樹立正面形象;2、方便公司進行宣傳和推廣。為了滿足這兩個條件,通常老板們在取公司名字的時候,一是會注重公司名字的寓意,二則是會考慮公司名字的字數(shù)長度。下面為大家分享的是二個字的有寓意公司名字,可以看看有沒有中意的。
<藝遠>
“藝”字,指代藝術、文藝,適合傳媒文化類公司名字。“遠”字表示長遠,有著發(fā)展長久、蒸蒸日上的寓意。與“藝”組合,簡潔清晰,更是延展出了事業(yè)順利、一帆風順的寓意。
<一優(yōu)>
數(shù)字“一”只有一筆,十分簡單,將“一”放入公司名字中,干凈利落,果斷又簡潔,除此之外,它也有著佼佼者、冠軍、勝利者的好寓意。“優(yōu)”指優(yōu)秀,與“一”搭配,洋氣好聽。
<萬泰>
“萬泰”兩字給人的感覺非常豪邁和大氣,營造了一種“否極泰來”的意象,寓意公司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能迎難而上,順利化解,并不斷強大。讀起來也氣勢恢宏,霸氣好聽。
<美博>
世人都愛“美”的事物,以“美”入名,很容易吸引大眾注意力,也表達出了公司與“美”的緊密聯(lián)系,適合服裝類或者化妝品公司名字。“博”,指代博學多才,表明公司的卓越。
(1)使用高雅詞匯
經營琴棋書畫類型業(yè)務的公司,就需要匹配一個與琴棋書畫氣質契合的公司名字,這時候,就可以引用一些高雅的詞匯。高雅詞匯可以從古詩詞中找取,又或者從經典名著中摘取,亦或者從自然界高雅植物名稱選取。
(2)使用霸氣詞匯
公司的未來把控在自己手里,為了顯示出公司的優(yōu)秀,就可以利用一些能夠營造氣勢、張揚出公司自信的霸氣詞匯給公司取名。霸氣詞匯就可以借鑒一些含有著寬闊含義的字詞或者氣勢恢宏的四字成語。
(3)使用哲學詞匯
為了激勵公司進步,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以及促進員工與公司共同發(fā)展,取公司名字的時候就可以引用一些比較哲學的詞匯,即有著積極向上意義的,富有正能量的,亦或者有著激勵作用的名字。
(4)使用吉祥詞匯
公司要想做大做強,離不開資金的支撐,而如何保證資金源源不斷了,那就需要公司盈利。為了預祝公司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可以利用一些吉祥的字詞,為公司取一個帶財氣的名字,含義好又大氣。
(5)使用好聽詞匯
公司的名字有一個重要的作用是用來推廣和宣傳公司的,為此,根據(jù)此要點,不妨就選擇一些比較好聽的詞匯給公司取名。好聽的名字很容易帶給大眾好印象,也容易讓大眾記住公司,從而增加公司的被選擇機會。
[01] 樂迪 銘昌 斯達
[02] 時茂 可鑫 財光
[03] 凡翔 育鶴 新艦
[04] 和利 耐斯 曉佰
[05] 海塑 藍客 燕翰
[06] 情嘉 泰喃 興訊
[07] 洪仁 正欣 亞高
[08] 疙瘩 凡皇 奇順
[09] 中輝 如通 騰達
[10] 維亞 迪特 鼎豐
[11] 憶特 蓮安 政倫
[12] 明澤 匯中 安巨
[13] 滿昌 易馳 亦辰
[14] 虹揚 美卡 泰安
文章推薦:
很多人認為起一個名字只是三個字而已,怎么要這么貴,起一個名字花這么多錢值不值?起一個吉祥好名字不是簡單的給你三個字,是通過對生辰、姓名學,生肖,星座、音形義等復雜的分析,反復篩選,綜合平衡的過程,方案包括生辰分析,生肖解析,詩詞起名、音形義、姓名心理學分析,適合用什么字,名字的具體含義解釋,整套起名方案近二十頁,字字斟酌,句句揣摩,只為讓您收到一份滿意的結果!
起名是一門手藝活。文學素養(yǎng)及功底,決定名字的格調與意蘊;八字命理、五行格局等能量學分析,助益孩子的運勢與福分。周易起名是通過寶寶的生辰八字,并以五行以及周易卦象為參考依據(jù)進行取名,同時又符合現(xiàn)代審美藝術,揚長避短,陰陽平衡,從而起到輔助人生運勢的作用。而傳統(tǒng)周易命理、數(shù)理,需要有專業(yè)的知識,難以掌握。一個真正符合命理數(shù)理的好名字,能夠讓人因名而貴、名揚天下。因此,起一個好名字,并不簡單,也并非投機取巧。而有些名字,注定無可復制,只屬于一個特定的人。
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睘楹⒆尤∫谎琶?,并以名字所蘊訓勉之意,對其進行品性熏陶,非常有教育意義。我致力于在音形義俱佳的基礎上,結合國學、詩詞等傳統(tǒng)文化,賦予名字更豐富的文化內涵,更雋永吉利的寓意,給予名主更好的激勵和能量。古今融合,科學起名。用心起好名,好運伴一生。
陳清泓,陳大師,擅長寶寶起名、周易測名、命理咨詢等??釔垡讓W數(shù)理、八字命理、佛、道學說,精研《三命匯通》、《淵海子平》、《滴天隨》等易學古籍,長于傳統(tǒng)國學文化,開創(chuàng)一套以象法為主的命名體系,已為數(shù)萬名客戶服務,均獲得一致好評。曾有多篇研究成果發(fā)表于《中華易學》,多次受邀參加北京易學文化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