盋
bō
古同“缽”。
[①][bō]
[《廣韻》北末切,入末,幫。]
亦作“盋1”?!袄?”的繁體字。亦作“缽1”。
(1)梵語缽多羅(pātra)的省稱。意為“應(yīng)器”。僧人食具。底平,口略小,形圓稍扁。用泥或鐵等制成。
(2)盛器。形似盆而小,用來盛飯、菜、茶水等。
(3)指衣缽。前人傳下來的思想、學(xué)術(shù)、技能等。
【午集中】【皿字部】 盋;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793第2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北末切,音撥?!菊f文】盋,食器也。盂屬?!境檀蟛ぱ莘甭丁坑?,食器。若盋而大,今之所謂盋盂也。 【唐韻】同鉢?!玖鶗F】從皿犮聲。別作鉢,非。
暫無。
盋字取名好不好?盋字為取名不常用字,寓意一般。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結(jié)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去生辰八字起名>>
盋字在人名庫中出現(xiàn)次數(shù)約:1次,用于第一個字占:87%,男孩名字占46%,女孩名字占:54%。
盋字用著取名寓指之義,寓意一般。
1、盋字五行屬性為水,根據(jù)五行水克火的原理,盋字取名忌諱用五行屬火的字取名;
2、盋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ō或同聲調(diào)陰平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jié)奏感;
3、盋字取名忌諱與先祖長輩同字,如果先祖名字中帶有盋字,晚輩忌諱用盋字取名。
盋組詞有哪些?衣盋、盋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