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26 21:11 分類:名人名言 作者:gardenia 咨詢大師
林語堂經典語錄大全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貒笤谇迦A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林語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chuàng)辦《論語》《人世間》《宇宙風》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說《京華煙云》《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1966年定居臺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歲。
林語堂代表作品
小說:《京華煙云》《風聲鶴唳》《賴柏英》《啼笑皆非》《唐人街家庭》《逃向自由城》《紅牡丹》
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吾國與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國人》《剪拂集》,1928年《歐風美語》,1933年《大荒集》,1934年《生活的藝術》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1937年《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1938年《俚語集》,1940年,上海朔風書店《語堂文存》,1941年,林氏出版社《愛與刺》,1941年,明日出版社《有不為齋文集》,1941年,人文書店《無所不談》(1一2集,1969年,文星書局);(1—3合集,1974年,開明出版社),又名《無所不讀》
評論集:《新的文評》,1930年,《中國文化精神》,1941年,上海國風書店。《平心論高鄂》,1966年,文星書局,《信仰之旅——論東西方的哲學與宗教》,2005年,香港道聲出版社
譯著:《冥寥子游》(中英對照系列)《不亦快哉》(中英對照系列)《東坡詩文選》(中英對照系列)《幽夢影》(中英對照系列)《板橋家書》(中英對照系列)《老子的智慧》(中英對照系列)《浮生六記》(中英對照系列)
林語堂散文創(chuàng)作
林語堂散文所涉領域極廣。他認為理想的散文“乃得語言自然節(jié)奏之散文,如在風雨之夕圍爐談天,善拉扯,帶情感,亦莊亦諧,深入淺出,如與高僧談禪,如與名士談心,似連貫而未嘗有痕跡,似散漫而未嘗無伏線,欲罷不能,欲刪不得,讀其文如聞其聲,聽其語如見其人”。 (見《小品文之遺緒》)從他創(chuàng)造性地將西方的humour譯成“幽默”始,一直到晚年自詡為道家精神,林語堂始終保持這種談話風的藝術范式,并以閑適幽默為格調、性靈超遠為立場。
林語堂的散文半雅半俗,亦莊亦諧,深入淺出,入情入理,往往以一種超脫與悠閑的心境來旁觀世情,用平淡的話語去贊揚美文,這樣便形成一種莊諧并用、私房娓語式的閑適筆調。他的文字自然流暢,幽默而不荒唐,自有意趣。不過有時輕松過度,少了一份厚重。林語堂的這種風格同他對文字的見解有關。他認為:“世上有兩個文字礦:一個是老礦,一個是新礦。老礦在書中,新礦在普通人的語言中。次等的藝術家都從老礦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藝術家則會從新礦中取掘取材料。”
林語堂的文風有別于左翼作家所主張之戰(zhàn)斗的文風,而是站在高于現實處,以自由主義精神寫“熱心冷眼看人間”的智慧文章。他的文章雖也講要直面人生,不過并不綴以慘淡的筆墨;也講改造國民性,但并不攻擊任何對象,他以觀者的姿態(tài)把世間紛繁視為一出戲,書寫其滑稽可笑處,進而追求一種心靈的啟悟,以達到沖淡的心境為最上乘。他最終也沒能聽取魯迅關于不要把小品文當成“小擺設”的規(guī)勸 (參看魯迅《小品文的危機》),堅持用散文的筆調本色為文,從而廣達自喜、獨抒性靈。
林語堂小說創(chuàng)作
林語堂小說作為一種跨語言、跨文化、跨時空的比較文學現象,體現出鮮明的承續(xù)與超越特征,這種特征展現在“藝術家”、“世界”、“讀者”這種三元框架之中,透過“藝術家”把握林語堂的文化邊緣特征、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人格符號和人格滋養(yǎng),透過“世界”把握林語堂的性靈與表現中西合璧的審美世界觀,透過“讀者”把握林語堂的文學追求和文化傳播策略,構成了“在場”地把握林語堂小說創(chuàng)作和藝術成就的基礎。
人物評價
林語堂的幽默像是生活的一種調味品。林語堂抗戰(zhàn)前寓居上海近九年,并被謔稱為“幽默專家”。林語堂在自己的《八十自敘》中說:“并不是因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們這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則極為缺乏的國度里,我是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罷了。”
林語堂被稱為幽默專家,他談吐詼諧,熱衷幽默。對中國幽默文學的異軍突起起了作用。他也一向以童心未泯自況。他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譯為中文的幽默,從而使幽默一詞在中國迅速流行開來。
林語堂經常撰寫文章,闡發(fā)幽默,林語堂及其同人積極提倡幽默文學,主張文風“清淡”、“雋永”、“甘美”,作品具有“性靈”、“閑適”的特點,逐漸自成一個小品散文流派。
林語堂經典語錄大全
1.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yǎng)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2.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
3.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4.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象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tài)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
5.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
6.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7.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
8.一個人舉止有禮,有度量有耐心有教養(yǎng),這些都是在家庭中養(yǎng)成的。一個熱愛世界但卻無法與自己父母融洽相處的人,可說是一個很不適應的人。因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關系中都無法學著適應。
9.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10.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知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啊!
11.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12.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13.女人有一種較男人優(yōu)越的常識,因此在任何意外發(fā)生的時候,我總是寧可信賴女人的判斷。她們有一種能顧慮事情整體性而不為其它小節(jié)所困惑的能力。
14.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5.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16.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林語堂《有不為齋隨筆》
17.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18.我認為智慧是在于明確地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例如,我們不是神--以及一種愿意面對現實生活的態(tài)度。換言之,智慧包括:對生活的智慧和常識。
19.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20.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21.賞玩一樣東西中,最緊要的是心境。
22.我們對于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tài)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
23.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林語堂《林語堂散文》
24.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25.所有科學的進步,都在乎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學發(fā)明,就是靠這個趣字而已。
26.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林語堂《吾國吾民》
27.一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28.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林語堂經典語錄大全
29.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享受家庭生活文化與自然的樂趣。
30.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31.幸福: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林語堂經典語錄大全
32.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tǒng)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33.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語堂《吾國吾民》
34.在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經發(fā)霉,志向也已染了癆瘵,流水已充塞毒熱的微菌,柳絮也傳布腦膜炎的小機體。——林語堂《薩天師與東方朔》
35.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林語堂《我的愿望》
36.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37.愛春天,但是太年輕。我愛夏天,但是太傲氣。所以我最愛秋天,因為秋天的葉子的顏色金黃成熟豐富,但是略帶憂傷與死亡的預兆。
38.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yè)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39.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40.最懇切最莊嚴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41.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tài)度。
42.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后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范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
43.寫詩的目的并不在于寫出不朽的佳作。一個人寫詩只不過是為了記下一段有意義的時刻m.jsylc.cn起名網,或記下個人的情感以及幫助人們來享受自然。
44.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愛情。
45.我曾經說過,中國人對于快樂概念是“溫暖飽滿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頓豐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覺的情景。一個中國詩人也曾說:“腸滿誠好事;余者皆奢侈。”
46.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
47.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
48.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環(huán)境,和生命中的某個時期必讀的書。我認為讀書和婚姻一樣,是命運注定的或陰陽注定的。——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49.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50.一位現代中國大學教授說過一句詼諧語:老婆別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這種意義上說來,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現在。
51.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于,經常改變信仰。
52.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愛,并且通情達理的人,而我只是努力去接近于此罷了。
53.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林語堂《一夕話》
54.所有的動物似乎都很快樂,因為它們的需求都已由大自然供給滿足,否則即被自然淘汰了。人類因為有更復雜的需求,想探求生命的目的,這種難以滿足的欲望就是人類得不到快樂的最大原因。
林語堂經典語錄大全
1.徹悟與痛苦
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倘無幽默
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3.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現得正像中國的山水畫。在山水畫里,山水的細微處不易看出,因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這時兩個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閃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剎那起,讀者就失落在那種氣氛中了。
4.悠閑的情緒
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5.蠶
一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6.和土壤相親
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滿意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優(yōu)閑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么輕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
7.溫飽黑甜
我曾經說過,中國人對于快樂概念是“溫暖飽滿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頓豐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覺的情景。一個中國詩人也曾說:“腸滿誠好事;余者皆奢侈。”
8.倘無女子
沒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沒有禮俗宗教傳統(tǒng)及社會階級。世上沒的天性守禮的男子,也沒的天性不守禮的女子。假定沒有女人,我們必不會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門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飯廳與臥室之區(qū)別,有何意義。男子喜歡在臥室吃飯,在飯廳安眠的。
9.老年之美
古教堂舊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書籍,我們是喜歡的,但大多數的人忘卻了老年人的美。這種美是值得我們欣賞,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為古老的東西,圓滿的東西,飽經世變的東西才是最美的東西。
10.筆和錐
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后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范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
11.快樂哲學
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tài)度。
12.最美的時候
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最懇切最莊嚴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13.與古人面談
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象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tài)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
14.可憐的世界
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知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
15.曠達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聰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時,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氣深刻和機巧。他們永遠在處理瑣碎的事情。他們并不知那些心思較曠達的幽默家更能應付偉大的事情。
16.警醒遲鈍
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17.想做另一個人
一位現代中國大學教授說過一句詼諧語:“老婆別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這種意義上說來,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現在。
18.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19.刻板
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林語堂經典語錄大全
20.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對獨裁者,就因為他們不近人情。因為不近人情者總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藝術是惡劣的藝術;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類式的生活。
21.死了三次
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tǒng)時,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22.熱情加智勇
人生是殘酷的,一個有著熱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許容易受他的比較聰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錯了主意,常常因對付仇敵過于寬大,或對于朋友過于信任,而走了失著。……人生是嚴酷的,熱烈的心性不足以應付環(huán)境,熱情必須和智勇連結起來,方能避免環(huán)境的摧殘。
23.旅行家
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念。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旅行的要點在于無責任無定時無來往信札無嚅嚅好問的鄰人無來客和無目的地。一個好的旅行家決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從何處而來。他甚至忘卻了自己的姓名。
24.美人魚
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選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話,我頗愿做個安徒生。能夠寫美人魚的故事,想著那女人魚的思想,渴望著到了長大的時候到水面上來,那真是人類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樂了。
25.過客
我們對于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tài)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
26.稀罕
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tǒng)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林語堂經典語錄大全
1.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yè)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tài)。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2.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
3.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
4.蘇東坡若回到民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
5.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6.蘇堤和西湖之與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雙眸。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沒有蘇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島,一畫龍點睛增其神韻,那西湖該望之如何?幾百年來的中國游客,春季到來之時,向西湖蜂擁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釣,或在垂楊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時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東岸上的柳浪聞鶯;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島上,由蘇東坡興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確是,湖的四周沒一個角落不使游客覺得美麗出奇而感到蕩氣回腸的,晴天也好,在與眾也好。
7.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guī)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8.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9.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10.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11.晚輩高聲朗讀經典,老輩倚床而聽,抑揚頓挫清脆悅耳的聲音,老輩認為是人生的一大樂事。這樣,父親可以校正兒子讀音的錯誤,因初學者讀經典,自然有好多困難。就好像歐陽修和后來蘇東坡都那樣倚床聽兒子讀書,現在蘇洵也同樣倚床聽他兩個兒子的悅耳讀書聲,他的兩眼注視著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個獵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將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兒子再射一樣。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聲使父親相信他們獵取功名必然成功,父親因而恢復了希望。
12.蘇東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氣質像子由那樣恬淡沉靜,他必然會樂于接受的。但是問題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感性的問題。
13.中國的農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14.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tài)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15.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
16.談論到蘇東坡,我們就不能避免“氣”這個字。因為每個文學批評家綜括蘇東坡的個性,必用孟子所說的這個“氣”字。“氣”本是普通字,是空氣,是氣體,是大氣,是精神,是力量,是運動,是悶在心里的惱怒。在《孟子》里,“氣”是哲學的概念,類似柏格森所說的“生氣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氣”。使偉人和匹夫顯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氣上的差異。在孟子的哲學上,“氣”是偉大的道德動力,更簡單說,就是人求善求正義的高貴精神,這種精神,人人皆有,是與生俱來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這個“氣”可因得其陶冶營養(yǎng)而增長強大,亦可因消減而衰弱。
17.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人。
18.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19.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林語堂《蘇東坡》經典語錄
20.此處,高在山巔,天與地互相接觸,風與云交互鼓蕩,陰陽雌雄之氣,獲得會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詞,至今還留為男女交歡之稱。
21.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
22.偶爾他們的船駛過一個孤立的茅屋,只見那茅屋高高在上側身而立,背負青天,有時看見樵夫砍柴??茨敲┪莨铝懔懔⒃谀抢铮憧勺C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貧無疑,小屋頂僅僅蓋著木板,并無瓦片覆蓋。蘇東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勞苦,忽然瞥見一只蒼鷹在天空盤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絲毫不為明天費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盤算,為了功名利祿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銬鐐的夾鎖,是否值得?在高空飄逸飛翔的蒼鷹正好是人類精神解脫后的象征。
23.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tài)度的概要結語。
24.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的人的事業(yè)人品,與生而俱來,由生活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tài)。
25.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y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于醫(y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26.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fā)現其生活上復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林語堂經典語錄大全
問題一:對林語堂寫作風格的理解拜托了各位 謝謝
網 友解答: 林 語堂 幽默與閑適是其散文的重要特色.用平淡的話語制造美文,表現出一種心境的超脫與悠閑,與他提“性靈”,表現“自我”的美學觀相一致.他的“閑適”在內容上表現為冷靜超遠,旁觀世態(tài)人情,面對現實,但不干預和批判現實.在形式上則表現為“娓語式”的小品文筆調.林語堂與周作人有很多類似之處.其中最明顯的便是兩人選題都以身邊的瑣事為主,注重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別人不屑顧及的類似“蒼蠅之微”都成為他們樂于表達的內容,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平實的事物中,林語堂還往往能生發(fā)出比爾想不到的新東西.在對細枝末節(jié)的描寫中,二人還都特別注重性靈,即對這種種細枝末節(jié)獨具匠心的微妙感受.
問題二:魯迅和林語堂有什么過節(jié)?
網友首先 解答: 從《語絲》時期說起,那時林語堂和魯迅在以筆墨戰(zhàn)斗的崢嶸歲月結下的深厚的友誼,暫且?guī)н^, 林語堂在武漢的六個月中,讓他深深體會到,官場如戰(zhàn)場, 他不愿意再相信任何的政治和謊言,“對革命感到厭倦”。一心只想做個好人,做個普通的議眾,到上海后,林語堂更是高談幽默,表現的性靈閑適,曲折地表示自己的不滿。而魯迅也是失意而來,卻把文學當作“匕首”和‘投槍’,刺向敵人。 由此開始,林語堂和魯迅雖各有一枝筆,走向卻不同了。
問題三:為什么有人說林語堂晚節(jié)不保?
網友解答:對于林老,以前認為他是國際專家。挺尊敬的。但今天居然發(fā)現他晚年是多么的貪腐。當時的南洋大學--由新加坡華人捐助。建國時期左右。校董會安排林老擔任校長。好了,林老把他女兒、女婿、侄子都帶過來了。而且各擔任要職。副校長、財務部長、辦公室主任類似的職務。另外,當時給的工資就是世界第一高。連當時的哈佛、耶魯的校長都沒有那么高。OKAY。校董會也答應了。本來每個學校都有基金管理的,是由校董會負責的。林語堂說他要拿來管理【這管得也太寬了吧、老狐貍尾巴露出來了】校董會當然不答應,據說有兩千多萬的。然后林還要求把校董會告了,要搞得對薄公堂。連律師都不幫他打【當時的律師有良心啊】。就打算勸和。 在會議上,林語堂指著捐助金額最大的陳六使先生說他背信棄義。會議上的人坐不動了。紛紛指責林。后來就問他要怎樣才能妥協。林已經打好如意算盤了。精確到小數點,大概是三十多萬。大家可以算下,三十多萬換算到現在是多少金額,1958年左右。后來,陳六使先生當下就給他簽了這張支票。
問題四:在林語堂眼里蘇軾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網友解答:林語堂先生在序言里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假道學的憎恨著,一個瑜伽術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的秘書,酒仙,心腸慈悲的法官,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一個月夜的漫步者,一個詩人,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他認為蘇東坡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穌所說“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厚敦柔”。這無疑是對蘇東坡的最為精妙的概括。
很多人認為起一個名字只是三個字而已,怎么要這么貴,起一個名字花這么多錢值不值?起一個吉祥好名字不是簡單的給你三個字,是通過對生辰、姓名學,生肖,星座、音形義等復雜的分析,反復篩選,綜合平衡的過程,方案包括生辰分析,生肖解析,詩詞起名、音形義、姓名心理學分析,適合用什么字,名字的具體含義解釋,整套起名方案近二十頁,字字斟酌,句句揣摩,只為讓您收到一份滿意的結果!
起名是一門手藝活。文學素養(yǎng)及功底,決定名字的格調與意蘊;八字命理、五行格局等能量學分析,助益孩子的運勢與福分。周易起名是通過寶寶的生辰八字,并以五行以及周易卦象為參考依據進行取名,同時又符合現代審美藝術,揚長避短,陰陽平衡,從而起到輔助人生運勢的作用。而傳統(tǒng)周易命理、數理,需要有專業(yè)的知識,難以掌握。一個真正符合命理數理的好名字,能夠讓人因名而貴、名揚天下。因此,起一個好名字,并不簡單,也并非投機取巧。而有些名字,注定無可復制,只屬于一個特定的人。
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為孩子取一雅名,并以名字所蘊訓勉之意,對其進行品性熏陶,非常有教育意義。我致力于在音形義俱佳的基礎上,結合國學、詩詞等傳統(tǒng)文化,賦予名字更豐富的文化內涵,更雋永吉利的寓意,給予名主更好的激勵和能量。古今融合,科學起名。用心起好名,好運伴一生。
陳清泓,陳大師,擅長寶寶起名、周易測名、命理咨詢等??釔垡讓W數理、八字命理、佛、道學說,精研《三命匯通》、《淵海子平》、《滴天隨》等易學古籍,長于傳統(tǒng)國學文化,開創(chuàng)一套以象法為主的命名體系,已為數萬名客戶服務,均獲得一致好評。曾有多篇研究成果發(fā)表于《中華易學》,多次受邀參加北京易學文化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