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族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他們有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有著自己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民族風(fēng)俗慣??聽柨俗巫迦嗣駥Υ鈦砜腿撕軣崆椋绻闳タ聽柨俗巫遄迦思依镒隹鸵欢〞艿剿麄儫崆榈恼写?,那么柯爾克孜族是一個什么樣的民族呢?很多人對于柯爾克孜族不是特別的了解,那么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柯爾克孜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柯爾克孜族的風(fēng)俗慣,讓我們一起來走進柯爾克孜族的民族文化風(fēng)情。
柯爾克孜族的簡介
柯爾克孜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爾自治區(qū)西南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斯、昭蘇、額敏等縣。其余分布在烏什、阿克蘇、莎東、英吉沙、塔什庫爾干等地,還有一部分居住在黑龍江省富??h。“柯爾克孜”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 柯爾克孜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新中國成立后設(shè)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chǔ)的新文字。有的地區(qū)也通用爾文和哈薩克文。信奉伊斯蘭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柯爾克孜族主要經(jīng)營牧業(yè),兼營農(nóng)業(yè)和以畜產(chǎn)品加工為主的手工業(yè)。他們的衣食起居具有游牧生活方式的特點。
我國漢文史籍很早就有關(guān)于其先民活動的記載。最早見于《史記》的"鬲昆"或"隔昆",就是對該族先民的稱呼。歷史上漢文 史籍對該先民的稱呼有不同的譯寫,如漢晉時期多稱"堅昆";南北朝至隋時稱"結(jié)骨"、"紇骨"、"契骨"、"護骨";唐時多稱"黠戛斯",有時稱"堅昆" 或"紇挖斯";遼、宋、金時稱"轄戛斯"、"黠戛司"、"紇里迄斯";蒙元時期一般稱"吉利吉思",有時稱"乞兒吉思";清代稱"布魯特",或作"布依魯 特",布魯特原系準(zhǔn)噶爾蒙古人對柯爾克孜族的稱呼,后為滿、漢等族所沿用,1935年,新疆省正式確定該族 名稱譯寫為"柯爾克孜",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
一般解釋為“山里游牧人”。
中國柯爾克孜族,絕大部分使用柯爾克孜語,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聽柨俗巫鍖儆诿晒湃朔N北亞類型和高加索人種的混合類型。其中父系基因以高加索人種為主,母系基因以蒙古人種為主,絕大部分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蘇和喀什等地區(qū)。2005年,中國柯爾克孜爾族共有人口17.5萬人。
人種 :黃白混合人種
主要族源: 堅昆
主要分布 :吉爾吉斯斯坦 中國 俄羅斯
柯爾克孜族的藝術(shù)文化
柯爾克孜族的工藝美術(shù)
柯爾克孜族還具有獨特風(fēng)格的工藝美術(shù),其中尤 以刺繡、編織最為著名??聽柨俗巫鍕D女擅長刺繡,她們在頭巾、枕頭、被面、衣袖邊、馬衣以及懸掛的各種布面裝飾品上繡出各種的精致花紋,其中有花卉、飛 禽、走獸和各種幾何圖案。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活潑。她們編織的掛毯、地毯,花色圖案精美?;?、白氈帽、銀質(zhì)馬鞍、木制碗、盒等,精巧美觀、古樸耐用。各 種工藝品以紅、藍、白色為主,尤以紅色最受歡迎。
壁掛,是柯爾克孜族家庭的一種必備的裝飾,也是一 種民族手工藝品。形狀多為長方形,有大有小,一般寬約1.2米至3米,長約1.2米到2.5米之間。壁掛多用紫紅色或大紅色的平絨做底面,黑色平絨做邊, 在下沿的邊芯相接處,吊墜有金黃色絲穗。除壁掛中心的整體圖案外,在左右和下方的寬闊黑絨邊上,則是婦女們用雙手以刺繡、貼繡、扎繡和鑲墜等方法,構(gòu)制出 一層層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色彩對比強烈、紋樣優(yōu)美的圖案。這些圖案,主要表現(xiàn)為:變形的山峰、飛濺的水花、翻騰的云浪、飄香的花卉、綠茵的牧草和卷曲的枝蔓等等。
柯爾克孜族的文學(xué)
柯爾克孜族的文學(xué)遺產(chǎn)主要是民間文學(xué),其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不拘,以史詩、敘事詩、神話詩、傳說、故事、寓言、民歌、諺語等為載體,依靠口頭傳唱而流傳至今。 ?
史詩有《瑪納斯》,敘事詩主要有《庫爾曼別克》、《巴額什》、《考卓加什》、《托勒托依》、《瑪瑪克與紹波克》、《江額里木爾扎》等20多部。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民間廣為流傳的一部規(guī)模宏偉、色彩瑰麗的英雄史詩。它與蒙古族的《江格爾》、藏族的《格薩爾王傳》并稱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三大史詩?!冬敿{斯》共分8部,21萬多行,240多萬字,每部都以該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史詩敘述了柯爾克孜族古代英雄瑪納斯祖孫八代抵御外侮、維護人民幸福生活的英勇業(yè)績?!冬敿{斯》不僅是柯爾克孜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而且也因其廣涉柯爾克孜族語言、歷史、民俗、宗教、哲學(xué)、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古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堪稱柯爾克孜人民生活的“百科全書”。
柯爾克孜族的詩歌音樂
悠 久的歷史和牧業(yè)生產(chǎn)生活,造就了柯爾克孜人豪放爽朗的性格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其中最突出的民歌、詩歌、音樂??聽柨俗巫宓氖吩娮钪氖恰冬敿{斯》, 有22多萬行,為世界三大民族史詩及我國三大民族史詩之一,為世界十大史詩之一,是一部傳記性的英雄史詩,是柯爾克孜族重要的標(biāo)記和象征。描繪了瑪納斯及 其后代共八代人反抗異族侵略、保衛(wèi)家鄉(xiāng)和柯爾克孜族人民的安寧生活這樣一個主題。這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很高的口頭文學(xué),豐富了祖國的藝術(shù)寶庫。何爾克孜 族人民能歌善舞,阿肯、伊爾奇、瑪納斯奇是民間音樂的創(chuàng)作者、加工者和傳播者。還有多種群眾性的娛樂、體育活動,如賽馬叼羊、摔跤、馬上角力、拔河、蕩秋 千、夜游、捉迷藏、歐運、姑娘追,等等。傳統(tǒng)樂器亦很豐富,有考姆茲(三弦琴)、奧孜考姆茲(吹奏樂器)、克雅可(二弦拉琴)、帕米爾考姆茲(鐵三弦)、 卻奧爾(牧笛)等。
柯爾克孜族的舞蹈
柯爾克孜族舞蹈按參加的人數(shù)的多少可分為單人舞、雙人舞、集體舞、男女對舞和男女合舞等,舞步比較復(fù)雜且變化多樣,基本步伐以跳躍為主,另外還有碎步、蹉步、移步、跺步、轉(zhuǎn)身、拉手、翻滾、上蹲、曲膝、兩臂上舉、手掌抖動等??聽柨俗挝韫?jié)奏快,熱情奔放、情感細(xì)膩、舞姿優(yōu)美、風(fēng)趣滑稽,具有濃厚的草原鄉(xiāng)土氣息。
經(jīng)典曲目有《勞動舞》、《擠奶舞》、《紡線舞》、《搟氈舞》、《縫花氈舞》、《劍器舞》、《加爾闊魯秀舞》、《加爾加爾舞》、《姑娘的心》、《接鞭舞》、《買克之舞》、《勞動之歌》、《草原的婚禮》、《帕米爾的春天》、《庫勒米爾扎和阿克薩特卡》、《草原上的兩朵玫瑰花》等,也有《雙人舞》,是表現(xiàn)青年男女相親相愛的。
柯爾克孜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柯爾克孜族的四月十八節(jié)
四月十八節(jié)是黑龍江省富??h柯爾克孜族民間宗教節(jié)日,每年農(nóng)歷四月十八日舉行。當(dāng)?shù)乜聽柨俗巫逍欧钏_滿教,他們認(rèn)為樹木是神靈的替身,所以每年這天都要牛宰羊祭祀樹神。之后,大家聚在一起,舉行賽馬,射箭等各種體育活動,據(jù)《烏古斯傳》中記載,當(dāng)時人們在祭祀時,在牙帳右邊立一高捍,桿梢掛一只“金雞”,雞腿上綁一只白羊,牙帳左邊也立一高桿,桿梢掛一只“銀雞”,雞腿上綁一只黑羊。然后對樹木禮拜濤告,以祈保佑。如今,柯爾克孜族的祭樹活動已不像這樣莊嚴(yán),而是增添了許多喜慶氣氛。此節(jié)日始于公元13世紀(jì)。
柯爾克孜族的誕生禮
誕生禮是在嬰兒出生當(dāng)天舉行的以表對新生生命的美好祝愿。搖籃禮是在孩子出生第7天或第9天舉行,要宰牲設(shè)宴請客吃飯,規(guī)模不大,參加者公限婦女。在宴會期間要唱“搖籃曲”。滿月禮,同漢族的“做滿月”相近。割禮,是柯爾克孜人僅次于婚禮的重要儀式。喪葬,柯爾克孜人基本上按照伊斯蘭教教規(guī)進行的。婚禮,是柯爾克孜人的最大禮儀,一般是先在女方家中舉行,然后將新娘迎回新房,在男方舉行更為熱鬧的慶典活動。整個婚禮是貫穿于歌聲和活動中舉行的。
柯爾克孜族的古爾邦節(jié)
柯爾克孜族古爾邦節(jié)時間在伊斯蘭教歷的十二月十日,節(jié)期三天??聽柨俗巫暹^古爾邦節(jié)與其他伊斯蘭民族有共同性,又有一些獨特的民族性。節(jié)前,家家打掃庭院、畜圈,曬洗被褲,沐浴換衣,男人們牛宰羊,女人們準(zhǔn)備節(jié)日食品;節(jié)日的清晨,老年男子要到禮拜寺舉行會禮,而后互相登門祝賀。之后,老年人就在一起,談古論今或舉行庫姆孜(三弦撥彈琴)彈唱,盡情歡樂。年輕人一般不到禮拜寺會禮,而是聚集在一起,在平坦的草地上舉行叼羊、賽馬、摔跤、角力、馬技表演等體育活動。姑娘和媳婦們則在一起跳舞、唱歌、猜謎語、蕩秋千、丟手帕。節(jié)日晚上還要舉行全阿依勒(居民點)的大會餐。傍晚,全阿依勒人要將自己家里的節(jié)日食物送到一塊平坦草地上。村民們在草地上鋪上足有幾十米長的餐布,不分男女老幼,統(tǒng)統(tǒng)圍餐布而坐。開始,由一位年紀(jì)最大的老人做節(jié)日演說,預(yù)祝全阿依勒人畜平安,生活幸福,老人致詞后,人們互相敬酒,唱祝酒歌。晚輩在向長輩敬酒時,長輩要吻晚輩的前額。晚餐后,舉行游藝活動,一般有庫姆孜彈唱、男女對歌、跳集體舞、月下拾物、月下賽跑等。
柯爾克孜族的庫爾班節(jié)
又叫“宰牲節(jié)”,“庫爾班”是語,意為“獻牲”故“古爾邦節(jié)”也稱“獻牲 節(jié)”“忠孝節(jié)”。在每年回歷的十二月十日舉行。節(jié)前,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wèi)生,每個家庭都要準(zhǔn)備包爾沙克(油炸果子)、油餅和各種點心,富有的人家宰羊、宰 ?;蛟遵橊劊突蝠佡?。節(jié)日清晨,男性要沐浴更衣,到寺做禮拜,聽阿訇講解教義和“古蘭經(jīng)”。回到家立即洗手,宰牲畜。宰羊時,傳統(tǒng)慣不 綁羊腿,據(jù)傳說,宰的這只羊是上天堂乘騎的牲畜,綁了腿就沒法行走,也就上不了天堂。宰后切成大塊煮,熟后放在大盤子內(nèi),客人來后,主人便當(dāng)著客人的面用 刀子削成片,熱情地請客人吃肉,并請喝一碗肉湯。在節(jié)日期間,男女老幼都穿上節(jié)日盛裝,走親串鄰,祝賀節(jié)日。節(jié)日期間柯爾克孜人還要舉行賽馬、叼羊、摔跤 等傳統(tǒng)娛樂活動。
柯爾克孜族的冬希曼節(jié)
冬希曼節(jié)是新疆爾自治區(qū)柯爾克孜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在每年秋收時擇日過節(jié)。這天,人們穿上民族服裝,匯集在草灘平地,進行羊、賽馬,馬上打靶、飛馬拾銀、二人秋千、歌舞等各種娛樂活動,以歡慶豐收。過去飛馬拾銀一般是把一塊銀元或更貴重的東西用綢子包著,放在草地上。有時為了考驗騎手的馬上本領(lǐng),還在草地上挖一個坑,把東西放在坑里。誰能飛馬拾起來就獎給騎手,其至再獎以小羊羔、小牛犢、小馬駒等,以示贊揚?,F(xiàn)在發(fā)展成分組競賽的活動。跑馬距離,從五十米以外起跑;拾“銀”以三次為限。根據(jù)跑馬的速度、拾“銀”的技術(shù)和三次拾“銀”的總數(shù)計算成績,進行獎勵。跑馬太慢,甚至停馬拾“銀”者判為犯規(guī),無權(quán)受獎。柯爾克孜族的蕩秋千與眾不同。在兩副近三米高的三角架中間搭上三股套馬的韁繩,下垂離地約二、三十厘米。每次活動兩人,相對而立,各人腰背部搭上一股韁繩,手臂展開扶住繩子,兩人的雙腳一齊踏在另一根繩子上。一方先用腳蹬地,使繩子悠蕩起來,然后輪流使勁,秋千可以蕩的很高。秋千下面再丟放一些手絹、毽子等小東西,倆人比賽看誰能拾起,還可拋打?qū)Ψ?,互相游戲,柯爾克孜族姑娘很喜歡這種活動。
柯爾克孜族的喀爾戛托依節(jié)
這是柯爾克孜族婦女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傳說古代有一次柯爾克孜族遭到外來侵略,婦女們以歌聲和舞蹈吸引敵人,掩護男人們轉(zhuǎn)移牲畜后再來襲擊敵人。后來,人們就在每年陽歷五月初一舉行儀式。久而久之,成為一種節(jié)日。“喀爾戛托依”意為“烏鴉宴”,在節(jié)日這天,婦女們聚在一起,穿上新裝,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婦女主持下,先每人喝下一碗奶子,以示忠誠、潔白、勤勞。然后唱歌、跳舞、講故事,男人們則為婦女們羊準(zhǔn)備食物。
柯爾克孜族的諾勞孜節(jié)
“諾勞孜”,也稱“撒拉哈特曼節(jié)”、“諾魯孜節(jié)”,是新年之意,諾勞孜節(jié)是柯爾克孜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間在太陽歷的元月初一。(公歷3月22日前后)柯爾克孜族用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狐貍、雞、狗、豬等十二種動物紀(jì)年。新月每出現(xiàn)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十二年輪回一周、每年第一個月也就是白羊星出現(xiàn)時歡度“諾勞孜”節(jié)。該節(jié)類似漢族的春節(jié),節(jié)期一天??聽柨俗巫灏堰@一天的時間分為日出更、午時更、日落更、星現(xiàn)更、午夜更和黎明更等六更。節(jié)日當(dāng)天日出更以后,人們要做“克缺”飯。這種飯是用小麥、大麥、植物油、羊肉、葡萄干和蔬菜等做成的。吃“克缺”飯不僅是為了祈求新的一年興旺平安,而且還是對每家生活水平和家庭主婦烹調(diào)技術(shù)的檢驗。下午,人們相互登門拜賀,然后都集中到草原或廣場上,舉行賽馬、叼羊、蕩秋千、唱歌、跳舞等各種娛樂活動。傍晚,當(dāng)畜群歸來時,每家氈房前都用芨芨草燃堆火,家人均從上面跳過,然后趕畜群跳火堆以表示消災(zāi)除難,預(yù)祝人畜兩旺。
柯爾克孜族的諾如孜節(jié)
"諾如孜"意為新年??聽柨俗稳藢籽蛐巧鸬臅r候定為一年的開始,每年第一個月出現(xiàn)時,柯爾克孜族人民歡度此節(jié),這與漢族的春節(jié)很相似。這相當(dāng)于每年的農(nóng)歷春分時節(jié)。在節(jié)日期間人們裝上節(jié)日盛裝,舉行各種活動驅(qū)邪,迎接平安和豐收,整個節(jié)日活動持續(xù)十幾天。
過 節(jié)時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菜飯辦得豐盛些,互相請客,以示慶祝。用小麥、大麥等七種以上食物做成的名叫"克缺"的飯是過節(jié)時必不可少的食品,用以預(yù)祝在新 的一年里飯食豐盛。過節(jié)的那天傍晚,當(dāng)畜群從牧場上回來的時候,每家氈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從上面跳過,接著牲畜從上面跳過,以示消災(zāi)解難,預(yù)祝 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兩旺。
柯爾克孜族的肉孜節(jié)
也叫“開齋節(jié)”,在封齋一個月以后開齋的那一天舉行。伊斯蘭教歷(回歷)每年九月為齋月,按照伊斯蘭教的規(guī)定,成年的教徒每年都要封齋一個月。在封齋期間,每日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進兩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封齋的天數(shù)為二十九天或三十天。齋期滿后,節(jié)日的凌晨,教徒聚集禮拜寺作盛大的禮拜,然后開始熱鬧的節(jié)日活動,家家戶戶都備有豐盛的節(jié)日食品,并且互相登門賀節(jié),男女老少都出來游玩,這個節(jié)日一般要過3天。
柯爾克孜族的馬奶節(jié)
每年農(nóng)歷小滿節(jié)氣的第二天是柯爾克孜族的馬奶節(jié),由于柯爾克孜人每年從這一天起開始生產(chǎn)和食用馬奶,所以 逢此時節(jié)就要舉行慶?;顒?。這一天清早,人們穿上盛裝到拴馬處,在家長抓住馬鬃祈禱后,由一個老年婦女?dāng)D馬奶,先用一木碗初乳喂馬駒,再舀一勺喂家里最小 的孩子,以示小馬健長,孩子純潔幸福,然后大家分食擠出的馬奶。這一天家家戶戶宰羊、做豐盛的食品,人們互相拜賀。節(jié)期一般為三 天。m.jsylc.cn在傳統(tǒng)節(jié)慶的日子里,柯爾克孜族男女老少常匯集到廣場或草原上,舉行各種娛樂活動,除了唱歌、跳舞、說唱、講故事外,常見的還有 叼羊、摔跤、賽馬、馬上角力、跑馬取物、馬上打靶、拔河、蕩秋千、月下賽跑等內(nèi)容豐富的民族體育娛樂活動。
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演唱會
瑪納斯演唱會是新疆爾自治區(qū)柯爾克孜族民間藝人說唱《瑪納斯》的比賽集會,每年秋季擇日舉行。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一部長篇民間英雄史詩,約八部,二十余萬行。長詩描述了英雄瑪納斯一家八代人統(tǒng)一柯爾克孜族部落,與統(tǒng)治者卡熱馬克可塔依斗爭的 英雄事跡,表現(xiàn)了柯爾克孜族人民渴望安定、自由的理想。長詩的故事跨越幾個世紀(jì),是柯爾克孜族人民世代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是柯爾克孜族古代政治,經(jīng)濟、宗 教、道德、哲學(xué)、風(fēng)俗民情的一面鏡子,被稱為柯爾克孜族歷史的百科全書。正因詩史有如此重要的社會價值和廣泛影響,故在每年秋季草肥羊壯之際,柯爾克孜族 人民就要選擇日子舉行《瑪納斯》演唱會。屆時草原上遠(yuǎn)近聞名的瑪納斯演唱藝人們云集一起大顯身手。成千上萬的農(nóng)牧民扶老攜幼前來觀聽,這時侯,草原上人歡 馬叫,好不熱鬧。說唱比賽時,歌手藝人們要各設(shè)講唱壇,他們一邊講唱,一邊以樂器伴奏,觀聽者可穿梭在各講壇間聽,自然,哪個藝人唱得好,哪兒的聽眾就最 多。所有參加比賽的藝人中,以演唱時間最長,聲音最嘹亮者為優(yōu)勝。人們要為他敬酒掛彩,并尊為“瑪納斯專家”。演唱會結(jié)束,主辦者還要宴請所有參加演唱的 藝人。
柯爾克孜族的風(fēng)俗慣
柯爾克孜族人民非常熱情好客,并且柯爾克孜族人民很講究吃,他們民族有許多美食值得品嘗,如果你想去柯爾克孜族族人家里做客一定要了解下她們的風(fēng)俗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柯爾克孜族的風(fēng)俗慣:
柯爾克孜族的節(jié)慶
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jié)日是諾若孜節(jié),按柯爾克孜族的 歷法,新月每出現(xiàn)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每年第一個月出現(xiàn)時即過諾若孜節(jié)。類似于漢族的春節(jié),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把好飯好菜擺好,以示慶祝,還要用 小麥、青稞等七種以上的糧食做成一種名為“克缺”的食品,預(yù)祝在新的一年里飯食豐盛。
柯爾克孜族的禮儀
柯爾克孜族好客,凡有來客,不論相識與否,都要熱情招待并拿出最好的食品待客。在請客人吃羊肉時,先請客人吃羊尾巴油,然后再吃胛骨和羊頭肉,尤以羊頭肉待客為尊。
柯爾克孜族的日常飲食俗
日常飲食
他們的飲食主要是肉制品和奶制品,也喜歡吃圓白菜、洋蔥(皮牙子)、土豆等?,F(xiàn)在富裕起來的牧民們喝的是牛奶羊奶,吃的是牛、羊、馬、駱駝肉,也吃米食和面食。
肉食主要有:庫爾瑪(鍋烤羊肉塊)、烤全羊、庫爾達克(燉牛羊肉)、馬腸、肖奴帕,即手抓肉、肉塊。這是柯爾克孜人待客的食品之一。待客時按客人等級而分肉。煮制時有一個要點,就是將肉涼水下鍋,煮熟的肉香而不膩,嫩而不爛,牧民們外出放牧?xí)r一般者喜歡帶這種肉塊作干糧。此外,肉食還有煮全羊、烤羊肉片、烤肝子、烤腰子等。其中最珍貴的是“馬駒肉”和“駝羔肉”,非有貴賓光臨不設(shè),以示尊敬和誠懇。
乳制品和面食有:
奶皮子:鮮奶煮熟放涼后上邊的一層黃色凝固物就是奶皮子,也叫奶油,柯語稱“卡依瑪克”。奶皮子可以加工成酥油等食品,又可以放茶中或直接抹在馕上吃。
酥油:系從奶皮子中提煉而成,色澤金黃,較奶皮子純而易久放,可以加工其它食品,也可以放入茶中飲用或單食。
居布尕:即酥油糖餅。先將面粉調(diào)成團,搟成很薄的餅子,放在鍋里烙熟,然后抹上酥油,撒上白糖,再疊成三角形即成。這種餅子香甜酥脆,大人小孩均喜食。
卡特瑪:即油卷。將調(diào)好的面團,切成數(shù)等份,搟成數(shù)張薄餅,然后抹上油,一張張地疊起來,放在鍋內(nèi)文火烙烤成桔黃色即可?;蛘呤前颜{(diào)好的面搟薄,將奶皮子或酥油均勻地抹在面上,卷成長條,然后盤成圓形,放在鍋內(nèi)用文火烙烤,兩面烤成桔黃色即可今用。其特點是外酥里軟,香味濃郁,系待客的上乘食品。
酸奶酪:以新鮮牛奶為原料(綿羊奶最佳),煮沸后加入乳酸桿菌(即少許酸奶或酸奶疙瘩),發(fā)酵后即成。酸奶酪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多種乳酸、氨基酸、 礦物質(zhì)、維生素、酵酶等,對于以肉、奶為主食的柯爾克孜人來說,今用酸奶酪具有改變口味,開脾健胃,清熱降火的作用。每年鮮奶旺季,柯爾克孜族婦女們把一 大鍋一大桶的鮮奶煮沸,用瓢勺舀出上面金黃色的一層油,將剩下的奶加工成酸奶酪,作為夏季的主要食品。
干酸奶:將酸奶酪過濾去水即成。一般都裝入細(xì)白布口袋內(nèi),外出時持在馬背上,饑餓時可食,口渴時加水可飲,是夏秋季外出時攜帶的方便食品。
酸奶疙瘩:將擠干水分的酸奶,用手團成一個個小圓球,整齊地擺放在芨芨草編成的席子上曬晾。酸奶疙瘩曬干后,可長期存放,三年、五年不會變質(zhì)霉壞。酸奶疙瘩是柯爾克孜人冬季的主要食物,平時也可以當(dāng)點心待客或饋贈遠(yuǎn)方親友。酸奶疙瘩還可以煮進面條里做酸奶面條。這是柯爾克孜人特有的酸奶面條,不放其它任何佐料,吃起來自有淡淡的咸味、酸味和奶香味,特別是那濃濃的奶香,刺激著人們的食欲,讓人垂涎??聽柨俗稳诉€可以將酸奶疙瘩還原成酸奶。進入高山牧區(qū),經(jīng)??梢钥吹娇聽柨四翚址壳?,有一個高二、三尺,直徑約五、六寸的木桶。這種木桶大多是用一節(jié)圓木鑿 空做成的,下端固定在氈房外的草地上。平時用羊皮蓋著上面的口,用時將酸奶疙瘩放進桶內(nèi)加水后用木棒搗動。隨著木棒的搗動,不到兩個小時,水就變成了越來 越濃的雪白的酸奶。
窩馕:馕食品之一種。把調(diào)好的面團搟薄,上面抹奶皮子或者酥油,卷成一根長條,再盤成圓形,放在蒸籠內(nèi)蒸熟(亦有在馕坑中烤的),然后在上面灑上白糖即成。這種食品吃起來松軟香甜,尤為老年人所喜愛。
西仁古奴奇:有的地方稱“沙勒闊勒”,是一種叫酥油羹的食品。有兩種做法,有的地方把大米加水煮熟后,加入鮮奶和酥油共食;有的地方把大米用水煮成半熟,再加入鮮奶煮,等大米與奶油煮成稠粥狀,盛到盤內(nèi),上面再加入溶化了的酥油即可。其特點是融米香、奶香、油香于一體,食之回味無窮,老幼咸宜。
庫魯提蘇依合希:即酸奶面條或酸奶疙瘩湯面。把酸奶疙瘩放在水中泡軟,攪拌成糊狀,加水燒開下入面條。有的地方還用鮮奶加水燒開下面條。酸奶面條是典型的牧區(qū)飲食,吃起來又酸又有奶香味。
另外,柯爾克孜人的日常飲食還有馕、鍋貼、庫依瑪克(油馕)、包爾沙克(油炸面塊)、曲依包爾沙克(油炸果)、烙餅、油餅、奶皮面片、油炸疙瘩、沙木沙(烤包子)、曲曲爾(水餃)、油馓子、奶油稀飯、抓飯、拌面、花卷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與各族人民共同聚居、共同生產(chǎn)與生活,柯爾克孜人的飲食結(jié)構(gòu)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蔬菜開始進入農(nóng)牧民的家庭,飯菜的品種也日益豐富多彩了。
日常飲品
茶是柯爾克孜族不可缺少的飲料。他們喜歡磚茶,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奶茶是常用的飲料,其作法是先把茶葉放在水壺里煮沸,再加入些奶子和食鹽,就可以飲了。亦飲用小米或麥子做的“包扎”。他們喜吃用牛羊乳制成的“庫如特”(一種酸奶),這種食品味道很酸,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蛋白質(zhì)和脂肪,有助消化。
餐飲器具
柯爾克孜族吃飯用手、刀、匙,灶具主要是用來做飯的鐵鍋、架鍋的三角架和燒制奶茶的銅壺;農(nóng)村和山區(qū)都使用木頭制作的碗、盤、勺等餐具,堅固,方便而又經(jīng)濟,在城市則多用瓷器。制作面食時,沒有案板,而是用皮子制成的搟面布。他們還將宰后經(jīng)過加工的牛胃、羊胃作為容器,把做好的酥油都存放在里邊。
柯爾克孜族的禁忌
忌對月亮、星星訴苦。該族先民認(rèn)為星代表人的生命,是人的命星,月是冷神,向其訴苦是一種罪過。
忌傍晚睡覺,易被妖魔纏身。
忌踩鹽和食物。鹽和食物自古被族人視為神圣物品,故認(rèn)為踩踏鹽與食物為極大罪過。此外,古代柯爾克孜人還忌跨越象征食物寶藏的餐布,忌坐由牲畜絨毛搓成的毛繩,忌跨越花繩(據(jù)傳該族視狼為圖騰,而狼跨越花繩)等原始宗教性禁忌俗。
當(dāng)男主人不在家時,女主人也可以接待來客,但男客人不能直接從女主人手中接?xùn)|西,要等女主人將東西放在客人面前,客人才可自??;男客人回贈女主人的食物只能放在餐布一角,由女主人自取。青年人不許在老人和父母面前飲酒;不能用木棍和腳踢打牲畜的頭部;
在食肉方面,他們忌食豬、狗、騾、驢肉和未經(jīng)宰而死亡的畜肉。
用膳前要洗手,飯后也要洗手,洗完后手上的水珠不能亂甩,必須用毛巾擦干凈;主人給客人端出的食品,客人要吃,但不能吃干凈,要剩下一點還給主人;。
家里來了尊貴的客人,一般主人要羊熱情款待,并請客人中的長者先吃羊頭,表示尊重;來到柯爾克孜家中作客時,不能隨便揭開廚房的布簾看。
參加婚禮時,也不能揭開新房的門簾看;
新婚時,公公不能看見媳婦的面孔
忌晚上往外拿白色的東西。因奶為白色,是該族主要食品,故視白為財富、為幸運、為神圣色。晚上從家里往外拿白色的東西,這等于拿走財富與幸福。
忌黑,認(rèn)為黑色可引起恐懼,帶來災(zāi)難,為邪惡、黑暗、絕望之象征,故除喪禮中穿黑色衣服外,日常生活中忌諱黑色。
客人出門時要背朝門外退出;牧民出門、搬遷也有具體的規(guī)定,一般單日不搬家,單日不出門、主麻日(星期五)不走遠(yuǎn)路等等。
柯爾克孜族的這些禁忌除了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外,還受到薩滿教的影響。
做飯時,不能用手撥弄食物和做飯用的器具和原料。洗碗水不能倒在人們走路的地方。請客時,要給客人吃羊頭,表示尊敬。禁止穿褲衩背心在室外活動和作客。
生活禁忌
兩人對面談話時,忌咳嗽、擤鼻涕、打哈欠等。否則認(rèn)為對對方不敬。忌媳婦的臀部對著長輩,故媳婦自屋里出來時,禁忌轉(zhuǎn)身,只可退著出來??腿顺鲩T時亦應(yīng)背朝門退出。最忌撒謊、欺騙和賭咒,若發(fā)現(xiàn),輕者受訓(xùn),重者引起公憤,甚至被逐出村。
客人在吃肉前,要先取出一些分給主人家的婦女和小孩,吃其他食品時,擺在盤里的要留一部分不要吃光,以表示主人招待的豐盛。如吃不完,切忌將剩菜剩飯倒在地上,在客人使用的餐具里,不能剩下殘羹剩飯,這一禁忌不僅非的客人要切記,就是的客人也不能例外。
婚姻禁忌
迎親日,新郎在迎親人的陪同下騎馬到女方家,女方女眷友好迎之,男眷卻手持繩索,將新郎五花大綁捆在帳篷(或門)前,然后捆綁新娘并將一對新人栓在一起。新人不可流露不滿情緒或惱怒,否則于親事不吉。直到新郎父兄向女方親友“求情”再三,新人才可被“釋放”。
柯爾克孜族的宗教信仰
柯爾克孜人最初是崇拜圖騰。有名的圖騰是雪豹和鹿(柯語翻譯為buhu,柯爾克孜族世界著名作家艾特瑪托夫的小說《白輪船》講述的也是跟母鹿有關(guān))。除此,還信仰“烏買”女神(umai ene)。信奉祖先和天神,他們朝南方禱告,崇拜太陽,認(rèn)為火星不吉利。到了清代,才轉(zhuǎn)信伊斯蘭教,屬于正統(tǒng)的遜尼派??聽柨俗巫褰^大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早在16世紀(jì)中葉就已經(jīng)開始信奉伊斯蘭教了。他們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的哈納菲派。禮拜寺是教徒活動的主要場所。禮拜寺多數(shù)建在城市。教規(guī)五功:“念功”、“拜功”、“課功”、“齋功”、“朝功”。
柯爾克孜族的喪葬
在信仰伊斯蘭教的家庭里,人死后把尸體洗凈(男的由男人洗,女的由女人洗,老年人的由老年人洗,十六歲以下的由長輩洗),用布把頭和全身纏住(女的還要纏手和胸),用素色布蓋上,頭朝西放在房內(nèi)的帳簾里。家里的婦女面朝西方邊哭邊唱,歷數(shù)死者的生平事跡,頌揚其生前的善行。死者的親友聞訃后即來吊唁,以貨幣、牲口、銀子等送給死者的家屬。吊唁者進房后誦經(jīng)示哀,死者家屬在房內(nèi)邊哭邊唱迎客,死者的男孩子在門前邊哭邊唱迎客。富有人家死了人要請毛拉念經(jīng)。死尸最遲三天后即埋葬。埋葬地點一般是在住地的附近,但也有長途運送到家鄉(xiāng)去埋葬的,送葬時死者女家屬唱葬歌。埋葬時用“塔布特”(抬尸的木架)或駱駝把尸體送到墳地,挖一個坑,坑旁另挖一套坑,把尸首放進去,頭朝西方,掩埋好,上面修筑一隆起的墓。出殯時,只男子送喪,女子不送喪。死者的家屬要為死者服孝,死者的妻子要穿一年黑色衣服;在死者死后的一年內(nèi)如家中來了客人,或者來了親友,都要哭唱葬歌;搬家時,在走近“阿寅勒”前,也要哭唱葬歌。死者死后三日、七日、四十日、一周年都要舉行祭奠。
送葬者回來以后,即開始追念死者,稱為“小乃孜爾”(祈禱超生之意)。在這個時候,將死者的衣服送給洗尸者、運尸者及埋葬者。有錢人家給念經(jīng)毛拉送綿羊或山羊。四十天舉行“大乃孜爾”,親戚朋友都要來,富有人家還要請毛拉舉行很大的追悼大會。一周年時,有的人家還要作一次“阿西”。居喪時,一年內(nèi)不能舉行婚禮和其他文娛活動,女人不能出嫁。
柯爾克孜族的有關(guān)問題網(wǎng)友問答
柯爾克孜族的問題一:文章說柯爾克孜族體育型游戲如“賽馬”“叼羊”“拔河”“馬上角力”“兔子蹬腿”“單腿跑”等 我想知道”“兔子蹬腿”是什么樣的游戲呢?》
以及 九槽旗”“交叉旗”“藏髁子”“飛了飛了” 能簡單介紹一下么 拜托了
網(wǎng)友解答:噢爾多,曲克(阿西克),克孜苦荬,五個石頭(bextashi)柏樹藍樹,條繩子,追姑娘,捉迷藏。。。
柯爾克孜族的問題二:為什么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比國內(nèi)的爾族(與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看起來更像黃種人?
這卻是個奇怪的現(xiàn)象:同為白色人種,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能一眼看出來;而哈薩克、吉爾吉斯的居民看起來就像漢族一樣,認(rèn)不出來什么差別。
我想經(jīng)歷了俄羅斯長達百年的統(tǒng)治,連名字都已俄羅斯化(現(xiàn)在他們的名字前兩部分聽起來想本民族的語言,第三部分聽起來像俄國人的名字),而長相反而越來越像黃種人了,甚是奇怪。
比如說“庫爾曼別克·巴基耶夫”,“庫爾曼別克”聽起來像是吉爾吉斯名,而“巴基耶夫”則像是俄國名。再看他的照片簡直就和蒙古人沒什么差別。
可是,國外考古證明“Indigenous Kazakhs were of pure Caucasian origin where they inhabited the land from 2000 BCE to 300 BCE”(以前哈薩克人是純種白色人)以及“they tend to exhibit predominantly Mongoloid features”。說明是混血導(dǎo)致了他們膚色變黃??墒前蠢碚f應(yīng)該越靠東側(cè)的的突厥人膚色越黃啊(爾人大多也是突厥回鶻的后裔?。??
網(wǎng)友解答:爾人是色目人.而哈薩克和吉爾吉斯都是突厥人.想比之下肯定是突厥人更像東亞人了
柯爾克孜族的問題三:哈薩克族和柯爾克孜族服裝在款式上有什么區(qū)別?網(wǎng)上所提供的哈薩克族和柯爾克孜族服裝幾乎完全一樣,這是為什麼?
網(wǎng)友解答:柯爾克孜族和哈薩克族的服裝有些地方相似,可很多地方不一樣比如說帽子,款式等...不過哈薩克族的衣服看起來很漂亮~尤其在女性衣服上~~
柯爾克孜族的問題四:我是一個新疆 少數(shù)民族的 是柯爾克孜族男孩 ,可是我喜歡上一個漢族女孩,那我們可以戀愛嗎,以后可以結(jié)婚嗎?